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罗世熙李辛嘉鱼县综合媒体中心记者陆健通讯员龙宇丕波)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鱼县潘家湾镇四一村考察。他希望村民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用勤劳的双手,把特色产业办得更实效,把村庄办得更美丽,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一年过去了。四宜村发展取得了哪些新成果?村民生产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快来看看本报记者的探访吧。
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鱼县潘家湾镇四一村,步行到村民熊成龙家,谈生活、谈发展。如今,一年过去了,谈起秋天那难忘的时刻,熊成龙依然激动不已。
席恩g 嘉鱼县潘家湾镇四一村村民成龙:我很高兴。我们全家站在门口欢迎总书记到家。
在熊成龙家,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审视家庭生活。两家人坐在一起,了解劳动、童工创业、家庭收入、养老医疗等情况。
嘉鱼县潘家湾镇四一村村民熊成龙:我很欣赏我们家的生活条件、我们家的工作情况、还有我孙子的教育。 “一个老了,一个年轻了。”总书记在这方面小心翼翼地询问。
熊成龙有3个孩子,两子一女。多年来,熊成龙一家人积极传承“尊长、爱幼、讲道理、守信”的家风,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今年1月,四邑村举办年度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比赛中,熊成龙一家被评为“最佳家庭”。今年早些时候,成龙的大儿子结婚了。熊成龙响应村里改风俗的号召,与姻亲协商,简化了结婚手续,没有收、送彩礼。
熊成龙妻子张贤英:响应号召,我们村改风俗了,婚姻很简单,公婆不要彩礼,孩子比我们更懂神孝。
熊成龙一家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业。加上自己和妻子打工的收入,家里年收入超过10万元。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熊成龙家时,希望一家人继续努力,改善工作生活,抚养子女,让美好生活更加富裕。
嘉鱼县潘家湾镇四一村村民熊成龙:什么时候总书记最后走了,他鼓励我们说,让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富裕,养育好我们的孩子。如今我们村也从事旅游业。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过得很好,将来会更加美好、更加繁荣。
四宜村有6个村民小组,1108户、4207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4万公顷,蔬菜产业是村里的主导产业。为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该村成立了多家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以“两瓜两菜”为“重点”产品打造订单农业。近两年,得益于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四邑村的蔬菜品质和种植效率都有了很大提高。
潘家湾镇四宜村蔬菜大户周远恒嘉鱼县:以前种植都是靠人工,现在可以用无人机来施肥、打农药。我家200多公顷的土地上半年种南瓜、白菜的纯收入大概是30万(元)左右。
同时发展主导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四宜村还建设了养老服务站、医疗护理服务站、快乐食堂、运动区、儿童游乐设施等设施。村里还定期举办乡村之夜、民俗表演等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四一村与嘉鱼县文旅投资、海南赤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四一早安”田园综合体项目,计划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带动村民致富。
四宜村党支部书记邓志平e、嘉鱼县潘家湾镇:我们村他们每年交的租金是30万元。另外,我们村也持有10%的股份。另外,他们还为我们当地群众介绍工作、组织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蔬菜长廊绿意盎然,幸福食堂饭菜飘香,养老服务站欢声笑语……在嘉鱼县潘家湾镇四一村,一幅产业繁荣、环境宜居、生活恶劣、文明乡风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