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5年9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并主持全球妇女峰会,阐述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加强国际合作的中国主张。
十年来,中国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谱写了新的答卷。许多中国女性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为全球和平发展和妇女儿童保护事业做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与其他国家接触,增强“中国力量”。孟加拉女孩效仿中国女医生的榜样推进人生梦想,乡村妇女依靠中国菌草技术自力更生……每一个发展与分享的故事美好世界增加了全球女性职业发展的热度和前进的力量。
保护他们的福祉
今年9月下旬,14岁的孟加拉女孩阿里法·钦第三次来到中国,与中国同龄人交谈,参观她想去的中国大学,获得追求梦想的新动力。
在孟加拉语中,“秦”的意思是“中国”。 2010年11月,母亲难产,生命垂危。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孟加拉国的中国医生成功完成手术,母女俩最终平安。为了表达谢意,父亲给新生儿取名“中国”。
2017年,秦结识了参与手术的女医生盛瑞芳。她用英语称呼“中国妈妈”,两人拥抱在一起。成为一名医生的梦想在孩子的心中。盛瑞芳也叮嘱儿子:“我已经准备好把我所有的经验都教给他了。”
2023年,秦给习近平主席写了一封信,讲述了他的故事和偏好。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表达了要热爱时光、努力学习、实现梦想、回报家庭、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寄语。
秦告诉记者,他现在把习爷爷的回信装在相框上,放在办公桌上。她每天都会看到它,并时刻激励自己。 “我想告诉我亲爱的习爷爷,我时刻谨记您的教诲,努力学习,实现我的梦想。‘中国母亲给了我生命和梦想,我也想像她们一样,用自己的技能去照顾别人、拯救生命。”
2023年5月26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阿利法·秦以爱心手势表达对中国的热爱。新华社
“要保障妇女医疗卫生基本服务”、“要采取措施确保所有女童都能安全就学”、“让每一个女童和儿童沐浴在阳光下”“阳光、宁静”……中国的声音坚实而有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100个“母婴健康工程”;实施100个“快乐校园工程”,为贫困女童提供学习补贴;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持续推动……中国的行动务实有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2015年,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起支持妇女教育项目。该奖项至今已支持19个国家的20个项目,让全球更多人关注教育对于女性福祉和力量的重要性。
2024年10月16日,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法国巴黎举行。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阿拉伯妇女组织专家汉德·沙勒卡尼表示,中国正在用务实的方法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健康和教育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为世界妇女发展作出贡献,体现了大国责任。
帮助他们过上辉煌的生活
坦桑尼亚妇女 Tashiya Bosso Masave 以放牛为生。当他第一次接触来自中国的菌草时,他心存疑虑:“牛想吃看起来像利润的植物吗?”试验种植后,他看到牛特别想吃菌草,很兴奋。 “牛奶产量几乎增加了一倍,收入也增加了。”
Massaway 攒钱购买了新设备和汽车,并雇用了 16 名员工(其中一半是女性)来管理农场和照顾牛群。 “我鼓励身边的那些兄弟也种植菌草。很多兄弟第一次依靠菌草技术获得了收入。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日常所需,并送孩子上学。”
在马萨维看来,菌草代表着“平等、希望和机会”。 “感谢中国专家的帮助敲响这项技术,帮助我们从大农业做起,稍微改善一下我们的生活。它还改变了我们作为女性的角色,让我们成为家庭和领导者。”
9月20日,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Tasia BouSo Masave(中)和她的同伴Juncao正在采摘它。 (伊曼纽尔·赫尔曼摄)
“发展离不开妇女,发展要惠及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男性。”“要继续保障妇女发展权益,依靠繁荣改善妇女民生,实现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发展。”——国际场合。
如今,来自中国的菌草技术帮助全球106个国家的女性找到工作。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发起的“竹“塑”倡议,帮助非洲多国妇女改善生活。“丝路电商”等项目帮助非洲多国妇女改善生活。n 在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国家在国内创造就业机会。 “鲁班工坊”培训培训了近6000名妇女学习。
2024年10月26日,学生们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鲁班工坊智慧教室上课。新华社发(罗曼 图)
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秘书长、坦桑尼亚知名妇女活动人士格特鲁德·梅拉拉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习近平主席高度关心妇女发展,强调对生活在全球范围内的妇女给予支持和支持。”
莫内拉表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资金、知识和技能,女性在许多方面的发展仍与男性相距甚远。希望中方与包括非洲在内的许多国家分享经验、加强合作愿各国共同努力,推动全球妇女事业持续发展。
共同建设更美好的世界
截至9月底,来自巴基斯坦、中非共和国的40余名女性官员来华参加新成立的全球数字赋权妇女发展交流合作中心举办的能力建设课程培训。在北京、杭州、义乌、上海等地,她们学习中国原住民的经验,考察女性创业、数字乡村、跨境电商等案例,体验中国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P力量,为女性发展提供动力,实现女性自我发展、社会发展、社会贡献的双赢局面。
“中国社会非常认可女性的价值。” “中国女性有创业的勇气和判断力。” “我们必须从中国女性职业生涯的经验中知道助力国家发展。”不少学员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希望能在国内学有所成,推动祖国妇女发展。
9月18日,参加能力拓展培训班的中非女官员在浙江省义乌市李祖村调研。 (图片由采访者提供)
中非共和国性别促进和妇女、家庭和儿童保护部官员安妮特·柳克里斯·赞加皮维告诉记者,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成就是男人和女人共同创造的,发展机遇也是男人和女人分享的。 “这是我们国家保护和发展妇女的努力方向。”
世界发展需要进入更加平等、相伴、可持续的轨道,女性职业生涯是衡量的重要标尺。习近平主席明确要“在解决数字鸿沟等新挑战方面发挥作用”,“为妇女参与政治提供新机会,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经济管理、文化和社会工作的程度”,“共同构建和共享一个属于全体妇女和全体妇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 为深化发展中国家妇女能力建设合作,中国已为发展中国家启动了100多个妇女儿童主题培训项目2018年, 开设了女性领导力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学位,培养了近4000名女性领域的剩余人才。建立了全球妇女发展合作交流培训基地,为各国发展定制妇女赋权项目,并与15个国家合作建立了妇女和外国妇女培训中心(交流)。它利用全球发展和南南南合作基金在20多个国家实施了超过4000万美元的妇女领域项目。
博科娃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将观点放在女性教育的另一个主要领域——数字技术和科学上。 “中国女性搭乘数字经济列车,在边疆领域发挥作用。我们支持更多女性掌握数字技能,帮助她们参与不断发展的数字经济,这就是中国所做的。”
3月7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国际妇女组织妇女评论暨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北京对话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连毅 摄
2025年商业女性商业联盟轮值主席莫妮卡·蒙泰罗表示,女性在Bansamayroon的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障碍,但数字化和知识经济带来了挑战。为妇女发展开辟新机遇、新路径。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女性工作和创业方面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事物,为南半球国家提供了多种借鉴和范例。
在推动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个女性都有机会超越生活,实现梦想。中国继续与世界各国一道,谱写妇女全球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策划:李忠发冯俊阳
主要撰稿:张代雷
导演:李莉
参会记者:张百慧、魏梦佳、华红丽、赵岩、孙楠、姚冰、王新芳
视觉:王彦庆、白雪、吴晓涵、李瑞杰、李梦发、匡思琪
协调员:孙浩、郑开军、赵岩、朱瑞卿